澳鸟-全球资讯平台

你的文章就是头条
日常生活指南分享
首页 > 医疗

为什么大便会出血?

大便出血可能与痔疮、肛裂、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痔疮

痔疮是肛门静脉曲张形成的团块,排便时摩擦可能导致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且附着于粪便表面。患者可能伴有肛门瘙痒或疼痛。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软膏等外用药,或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回流。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久站。

2、肛裂

肛裂由硬便划伤肛管皮肤引起,出血量少但疼痛剧烈,常见于便秘人群。排便时可见便纸染血或滴血。建议使用硝酸甘油软膏促进裂口愈合,配合高锰酸钾坐浴消炎。需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必要时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

3、肠息肉

肠道黏膜增生形成的息肉受粪便摩擦可能出血,血液多与粪便混合,偶有黏液便。较大息肉可能引起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确诊需通过肠镜检查,可在内镜下切除息肉并送病理检查。术后需定期复查,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

4、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黏膜慢性炎症会导致黏液脓血便,伴有腹泻、腹痛及里急后重感。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控制炎症,严重时需静脉注射英夫利西单抗。发作期应选择低渣饮食,补充蛋白质粉维持营养。

5、结直肠癌

肿瘤溃破可引起暗红色血便,常混杂黏液或脓液,可能伴随体重下降、肠梗阻等症状。需通过肠镜活检确诊,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或放化疗。术后需定期监测癌胚抗原,饮食宜少量多餐,避免高脂食物。

建议出现便血后记录出血颜色、频率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使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适量运动促进胃肠蠕动。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或肠镜检查,有家族史者需提前筛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修改。

分享到:更多 ()
来源:消化内科 编辑:boheyiliao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