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痰寒痰、呕吐反胃、胸脘痞闷等症状。
1、燥湿化痰
旱半夏辛温性燥,能燥湿化痰,适用于湿痰壅滞所致的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等症状。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使用,如二陈汤。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的生物碱成分可抑制呼吸道黏液分泌。
2、降逆止呕
旱半夏能降胃气而止呕逆,对寒饮或胃虚引起的呕吐尤为适宜。治疗妊娠呕吐常与生姜配伍,如小半夏汤。其镇吐作用与调节胃肠神经及抑制延髓呕吐中枢有关。
3、消痞散结
旱半夏能辛开散结,化痰消痞,用于痰气互结所致的梅核气、胸脘痞闷。常配伍厚朴、紫苏叶等,如半夏厚朴汤。其所含琥珀酸等成分具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4、外用消肿
生旱半夏外用可散结消肿,治疗痈肿痰核。多研末调敷或鲜品捣烂外敷,常与天南星配伍使用。需注意生品有毒,禁止内服,皮肤破损处慎用。
5、镇静安神
旱半夏经配伍后可发挥镇静作用,用于痰热内扰所致失眠,如温胆汤。其镇静成分可能通过调节γ-氨基丁酸受体发挥作用,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使用旱半夏需严格遵循医嘱,生品毒性较强须炮制后使用。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禁用,不宜与川乌、制川乌等乌头类药材同用。常规用量为3-9克,过量可能引起舌麻、呕吐等中毒反应。服药期间应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饮食清淡,出现不良反应需立即停用并就医。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