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电影网专稿 直到青年演员们已经开始为期数月的军事训练,陈永胜也并不清楚自己是否会成为“大永”,成为电影《狙击手》中的男一号,“(当张艺谋导演作品主角)咱想都不敢想。”
在新“谋男郎”这个光环之前,他和他的“五班”先要被导演在零下35度的冰天雪地中,锻造成尽可能贴近真实的一群“狙击手”。这段艰难却无比宝贵的拍摄经历,毋庸置疑的影响和改变了演员陈永胜——领悟到更高级“表演审美”的同时,他学会了怎样塑造角色,以及如何去更加珍惜自己当下拥有的生活。
“不让导演失望”,这是电影上映前陈永胜所有压力的来源。《狙击手》拍摄尾声,章宇曾在杀青前告诉陈永胜,“最后这一棒,我交给你了”。如今,“大永”终于可以回答“班长”:这一棒,他接住了。
狙击手
《狙击手》开拍前,张艺谋要求选角团队尽可能把各个表演学院大一到大四所有的男生都看一遍。他期待新的面孔,因为对于这样一部讲述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的作品,只有观众看到的不是“明星”,才更能有贴近纪录片般的真实感。
陈永胜和他的兄弟们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选拔,最终成为了“五班”。
除了常规的表演练习,长达半年的军事训练带给每个人的变化更大。封闭训练期间,剧组安排的课程严格执行专业“狙击手”标准,站姿举枪、卧姿举枪、长跑、负重练习……
有队员2个月内瘦了30斤,而令陈永胜最印象深刻的,除了学习如何建立狙击手的敏锐度、洞察力,更重要的是感受训练中体力与意志力达到极限临界点的瞬间,“我觉得这是训练中最有用的,它能真正锻炼你的意志,让我真正去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精神。”
但真正进入拍摄,零下35度的极寒环境依然比年轻人的想象更加难以适应。从早上8点直至天光消失,他们需要长时间匍匐在雪窝里。很多人的手因为冻伤发肿,其中一位“战友”在拍摄结束后才发现,耳朵上已经被冻出了巨大的水泡。
“他自己都没感觉到,一开始表演,就忘了当下的环境和条件,忘了需要克服的困难,完全投入到自己的角色里去了。”陈永胜回忆起那些伤,对兄弟依然是满满的心疼。这种已然无法分清戏里戏外的情绪,时刻影响着他们,却也成为《狙击手》拍摄最大的助力。
从表演培训到军事训练,前后数月的朝夕相处,让“五班”建立了比其他剧组更深厚数倍的兄弟情谊。于是,每当电影中拍摄到战友的牺牲,陈永胜的眼泪好像自然而然就能跟随情感流出来。
比如小徐牺牲的那一场戏。在陈永胜眼中,这个生活中的弟弟就像小徐之于大永。亲眼看见他在自己面前“牺牲”,那种无能为力和痛苦感让他一下子就陷入情绪之中:“那一刻,你会觉得自己就是他,大家就是这群战士。”
新“谋男郎”
新片上映,大家才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秒钟》和《悬崖之上》里陈永胜一闪而过的身影。
初见张艺谋,他和大家一样有些敬畏导演专业上的“威严”。《狙击手》片场,张艺谋的确对这些新人演员异常严格。一段幕后花絮里,他坐在监视器前严厉地向陈永胜发问,“你看你的表情。跟你说了那么半天,你还是这样表演,是吗?”
那是《狙击手》当中调动观众情感的一场重头戏,大永捡起班长留下的勺子,在无言中展现对班长、战友的痛苦思念。陈永胜起初的表演将所有情绪都放在了面部表情上,但镜头对准的双眼中却很难看出他真正的喜怒哀乐。
导演让他不要“演”,而是去“想”。“批评”之后,陈永胜快速调整自己完成了这场拍摄,对比镜头下,同样的面孔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观感。张艺谋重新审看监视器的那几分钟,一旁的镜头记录下他紧张到手足无措的状态,但很快,导演给了年轻演员适时的肯定。
批评、严格,但同样有耐心。为新人纠正错误的同时,张艺谋也在现场给到他们足够多的空间。即便拍摄排期再紧张,每当演员们需要寻找状态的时刻,他总会反复提醒现场工作人员不要催。这让陈永胜和所有伙伴备受感动。
除了导演,这次拍摄还给了陈永胜一次与张译、章宇两位前辈近距离学习的机会。“我对张译老师就是崇拜!满眼的崇拜!”提起偶像,陈永胜一下激动起来,“你难以表达那个激动的心情,就是全在我眼睛里。(笑)”
虽然两人的对手戏拍摄只有点“到”那短短几场,但张译用很多处细节的处理给后辈深深上了一课。“我情感一饱满就容易出现错误的身体惯性,张译老师在用连长的方式安慰大永的同时,也把我引到了正确的表演位置上。”这个“幕后秘密”,陈永胜直到张译杀青后再看当天回放才恍然大悟,“那一刻我对前辈肃然起敬。”
相较张译,陈永胜和“班长”章宇的相处时间显然更长。镜头前人狠话不多的章宇,对于弟弟们却是照顾有加:前期全程参与军事训练,开拍后既要时刻叮嘱他们注意安全,还得在拍摄中稳稳把大家的戏“接住”。
“班长”杀青那天,章宇找到陈永胜对他说:“最后这一棒我交给你了,你把它接好。”这句话对于陈永胜来说意义非凡:“我觉得他把戏里戏外哥哥的这个身份结合在了一起,把一种精神传承给了我。”
陈永胜
作为一个入行不久资历尚浅的新人,参与张艺谋执导作品,拍摄一部《狙击手》这样重大题材的作品,对于陈永胜的影响以及可能给他带来的改变显而易见。
通过在导演身边的学习与观察,陈永胜感到最受用的是“培养了对于表演更专业、更高级的审美”。除此之外,他还也学会了如何真正去感受、发现、塑造人物,以及怎样去更加珍惜自己当下拥有的生活。
《狙击手》首映当天,陈永胜的爸爸妈妈因为疫情原因没能来到现场。但他邀请了初到北京曾给予自己极大帮助的一位哥哥来看,“他说看完之后,觉得我有很大的成长。”
虽然拍摄过程中经历的所有艰难与考验都不曾与父母分享,但采访时陈永胜表示,他已经迫不及待想带爸爸妈妈去电影院看看自己的作品:“(想告诉他们)我可以自己完成这一切,承受这一切。”
“不让导演失望”,这是《狙击手》与所有观众见面之前,陈永胜最大的压力所在。如今,影片在春节档收获的良好口碑,或许终于能让他稍稍放下心来,不辜负导演的付出,也不辜负自己努力,“尽全力,不留遗憾!”